錦衣衛在明朝時期曾是讓整個朝野都聞風喪膽的存在,在最巔峰的時期甚至高達了15萬人,而且錦衣衛的戰斗力還十分強大。
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為皇帝刺探情報,監察官員,并執行一些秘密任務,因此深受帝王的信任。
但就是這樣一支訓練有素的組織,卻在明朝覆滅時不見了蹤影,那這些錦衣衛去哪里了呢?
錦衣衛這個組織是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來的,作為一個草根出身的「乞丐皇帝」,朱元璋在登上大位后格外的謹慎。
本就多疑的他,對朝廷里那些手握大權的臣子十分不放心,于是打造一個只服務于帝王的組織,成為了他心里一個迫切的想法。
他挑選出了一批武功高強的青年禁衛軍,創建了「拱衛司」機構,拱衛司負責保護皇宮的安全,并且這支軍隊只忠于朱元璋本人。
但朱元璋還是覺得拱衛司的力量也不是特別大,為了能打造一支只聽命于自己的強大組織,朱元璋便把拱衛司和儀仗司結合。
兩司合并后成為了一個新的組織——錦衣衛,這是一個十分強大的組織,不僅能保護皇帝的安全,還能用來監視百官。
最重要的是,這些錦衣衛只聽命于皇帝的命令,這一點讓朱元璋尤為滿意,就這樣,讓明朝百官都聞風喪膽的組織誕生了。
他們個個訓練有素且身手不凡,朱元璋賦予了錦衣衛非常大的權利,他們只聽命于皇帝,不受任何官員的約束。
為了增加錦衣衛的特殊性,朱元璋還讓人設計出了華麗的「飛魚服」,并給錦衣衛統一配上了「繡春刀」。
這些錦衣衛們的用處非常廣泛,除了負責皇宮的安全和刺探情報外,還掌管了令無數官員談之色變了「詔獄」。
詔獄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監獄,在明朝時期,也是錦衣衛審問犯人的地方,被錦衣衛懷疑的人,他們可以不經過任何司法程序,將人抓到詔獄審問。
錦衣衛的權利非常大,這也導致了經常會出現一些冤假錯案,屈打成招的現象,除此之外,還有些錦衣衛會濫用職權,和朝廷官員勾結。
這讓朱元璋十分憤怒,一度想要廢除錦衣衛這一機構,但是考慮到多方因素,最終還是保留了錦衣衛組織。
後來到了明成祖朱棣時期,朱棣又重用起來錦衣衛這個組織,為了防止錦衣衛再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,朱棣又設立了東廠,用來制衡錦衣衛。
不會玩制衡的皇帝不是好皇帝,有了東廠后,錦衣衛確實安分也許多,但是隨著東廠的興起,錦衣衛卻漸漸沒落了下來。
尤其是在明神宗時期,東廠徹底崛起,為了得到更多的權利,東廠開始了對錦衣衛的打壓,多次削減錦衣衛的權利。
這個時候的錦衣衛可以說是已經日薄西山,對待東廠也沒有了多少招架之力,後來到了明世宗時期,錦衣衛已經徹底沒有了昔日的輝煌。
雖然依舊人數眾多,但在東廠的打壓下,幾乎已經成為了依附東廠的存在,但是在這一時期,錦衣衛的人數卻達到了空前的增加。
在錦衣衛創立之初只有寥寥千人,後來到了最輝煌的時候,也只是5000人而已,但是在錦衣衛依附東廠后,竟然已經達到了15萬人之眾。
這簡直可以和一支軍隊相媲美了,而且這些錦衣衛基本上都是訓練有素,武功高強之人,戰斗力絕對不容小覷。
但是令人意外的是,在明朝將要滅亡時,錦衣衛卻銷聲匿跡了,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?
其實當時的錦衣衛內部已經分裂的十分嚴重了,在李自成攻陷了北京時,錦衣衛已經分裂成了三個派系。
首先第一個派系的錦衣衛還是忠于皇帝的,他們在敵軍攻城之時,沒有絲毫的退縮,即便面對著強大的敵軍,依舊沒有絲毫的退縮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