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深秋,湖北省一座不算太大的城市里,周璐坐在醫院的長椅上,手中緊握著那份改變了她人生的檢查報告。尿毒癥,陌生又沉重的三個字如同一座大山壓在她的心頭,她知道這意味著什麼——不僅是無盡的透析治療,更是可能無法承受的高額腎移植費用。她深深地吸了口氣,強忍住淚水,想著剛剛獲獎回家的兒子天天,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擔憂與愧疚。
天天是一個十分懂事的孩子。那個秋天,剛剛贏得數學競賽一等獎的他,興奮地抱著獎狀跑回家,滿臉笑容地對媽媽說:「媽媽,等我長大了,我要給你買個新手機。」那時候,周璐還沒意識到,接下來的日子會讓她和她的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雖然周璐已經開始透析治療,但她依然堅持將家里的錢盡可能地留給兒子用,讓天天可以安心上學。可是命運對她和家人的打擊遠沒有結束。就在她默默堅持的第二年,天天開始頻繁地抱怨頭疼,起初大家以為只是眼睛疲勞。然而,一次突如其來的暈倒,揭開了一個更為可怕的真相——惡性腦瘤。
此后,天天的父親毫不猶豫地辭去了工作,全身心投入到照顧妻子和兒子的任務中。這個家庭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精力,都被醫院和治療占據。為了節省開支,天天的父親甚至騎電動車帶著天天和周璐四處奔波。盡管如此,天天從未抱怨過,只是始終掛著燦爛的笑容,默默陪伴著媽媽。
每當媽媽需要透析時,天天總會靜靜坐在一旁,偶爾遞上一杯水,關切地對媽媽說:「媽媽,你一定要好起來,等我長大了,我要給你買個大房子。」每一個字都如重錘敲打在周璐的心上,既心疼又欣慰。那個小小的身影在醫院的走廊里跑來跑去,常常看見他在做康復訓練,哪怕身體虛弱得幾乎無法支撐,他也堅持自己走路,只為履行自己作為「男子漢」的承諾。
然而,隨著天天病情的加重,孩子的生命逐漸走向盡頭。每天醒來,天天的第一句話總是問媽媽的情況,直到有一天,聽到醫生與父親討論周璐需要腎臟移植時,天天提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為之動容的請求——他想捐出自己的腎臟給媽媽。此時,周璐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淚如雨下。
生命的最后時光,天天的愿望清單很簡單:想穿上警服,想和同學們告別,想看到媽媽健康的樣子。得知這個愿望,當地武警部隊特地為天天組織了一場特殊的宣誓儀式。穿上特制的小警服,盡管身體虛弱,天天依然以堅定的聲音完成了入警宣誓。
這一刻,所有在場的人無不為這位小小男子漢的堅強與勇氣所動容。
手術成功,周璐的身體逐漸好轉,而天天的腎臟不僅挽救了她的生命,還救了一個和天天差不多大的小女孩。他的肝臟,為一位年輕的肝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。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著。
周璐的生活慢慢恢復了正常,但她的內心依然無法平靜。為了紀念兒子天天,她開始投身于器官捐獻的宣傳工作。她說:「這就是我能為天天做的最好的事情。」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,讓更多的人了解器官捐獻的意義,讓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續。
從那時起,周璐不再是那個孤獨的女人,她身上承載著一個小男孩未完成的夢想,也帶著他給予她的生命希望。她用自己的力量繼續活下去,也讓天天的精神永遠活在了這個世界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