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章是戰國時期齊國名將,他是孟子的學生,也是有著十分傳奇經歷的人物,或許很多人不了解匡章,其實匡章曾歷仕齊威、齊宣王、齊閔王三世,可謂是齊國霸業的奠基者。桑丘之戰、滅燕之戰、函谷關之戰,都是他帶領之下的名戰役。
這樣一個優秀的人物,因為司馬遷沒有對其列傳,所以有關他的文字記載很少,人們甚至連他具體的生卒年都無法得知。從先秦諸子典籍中可以查到一些關于匡章的事跡,但也有限,雖然書中對匡章的戰事描繪得很少,但可以看出,他所參與的,都是一些改變戰國格局的有名的戰役。
在齊威王三十四年,也就是公元前323年,秦國向齊國開戰。在這次戰爭中,匡章被任命為主將抗敵。
秦國的謀略是繞道進攻,企圖以出其不意的方式進入齊國腹地獲勝。匡章看出了秦軍的虛張聲勢,多次派遣使者往來,暗中做記號,最終用里外夾攻的方式將秦軍擊潰。
齊宣王時期,燕國發生了一場內亂,當時的國相子之和燕太子平為了爭奪王權搞得民不聊生,百姓對篡位作亂的子之痛恨異常。
匡章在五十日之內,攻占了燕國都城,燕國城池被占數十座,幾乎滅國,匡章帶兵駐扎在燕國內,本不想撤離,後來在趙國和秦國的插手下,才離開了燕國。不過燕國此戰過后,喪失大片領土,幾乎亡國,燕昭王繼位才恢復元氣。
齊閔王時期,即公元前298年,匡章打了一場戰役——函谷關之戰。這次的函谷關之戰不是公元前318年張儀縱橫五國的攻秦之戰,而是齊國孟嘗君發起的,聯合齊、魏、韓三國的攻秦之戰。
此次戰役由匡章統帥聯軍,先攻秦國的函谷關,中途趙、宋兩國加入,此戰歷經了三年之久,終于攻入函谷關,秦昭王感到繼續下去不妙,于是割地求和,魏、韓兩國在得到一些土地后,三國聯軍才終于退出秦國。
而齊國倒是在此之后威震天下,實力也更加強勁,這其中,匡章的功勞極高。歷史所記載的匡章的幾次戰役,都體現出了他強大的統兵能力和指揮才能,戰國后期,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攻破秦國函谷關,除了齊國。
能夠三番兩次讓強大的秦國崛吃虧認輸,匡章絕對是當時一位強勁的實力戰將,在匡章的時代,他或許是無人能敵的,但在他之后,新一代名將白起閃亮登場,他開始在戰場上開啟戰無不勝的傳奇人生。
有人在匡章大敗秦國的時候,問為何被稱為「人屠」的戰神白起沒有出手,其實這個問題或許很簡單,只是他們的時代錯開了而已。
白起是何時出生的,歷史上沒有記載,但他開始出現在世人眼中,是在秦昭王時期,秦昭王十二年,也就是公元前295年,秦昭王提拔民間人才,白起順勢而生。這個時候,距離匡章曾經歷過的那幾場轟轟烈烈的滅燕、滅楚之戰已經過去了十幾年。
最近的公元前296年的函谷關之戰也已差不多快要結束,而白起此時還是個無名小卒,正在一步步地打拼他的名聲事業。公元280年,白起率軍大破楚軍,戰后,白起被封為「武安君」,從此名震天下。
從時間上來算,白起在匡章正發光發熱的時候,約摸還是個年輕小伙子,也就不可能成為匡章的敵對方,在函谷關之戰中解救秦國了。
白起是個十足傳奇的武將,他的軍事指揮水平,幾乎是戰國時期戰爭的頂峰,在他的戰場上,就沒輸過一次戰爭。白起的事跡在歷史上有直接的史書記載,但匡章卻沒有,人們只能從側面的描述中了解匡章的作戰水準。他的實力和白起比起來究竟如何,也就不得而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