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日報上有句話說得很好:「只顧著把時間填滿,卻只見動作,不見前進,那只會是瞎忙、空忙、白忙。」
年少時,我們躊躇滿志,志得意滿,只管埋頭前進,相信前方有星辰大海。
但人過中年,上有老,下有小,我們承擔起更多的責任,更應懂得生活的可貴,給忙碌做減法,別在不重要的事情上「瞎忙」。
學會放下,人生很多時候不需要太用力。
放下高欲望追求
前一陣,電影《孤注一擲》爆火,影片殘酷故事的背后,不過是欲念在作祟。
阿天本有著幸福平靜的生活,手持高學歷,中產以上的家庭背景,有恩愛的女朋友,在現實生活中已屬優渥。
可面對巨額金錢誘惑,他還是沒能放下心中的欲望。第一次賭博贏了之后,便發瘋般覺得自己真能賺到大錢。
殊不知,這一切正中做局者下懷。
阿天的賭注越來越大,賠上自己的全部身家之后,開始借高利貸,痛失800萬元后,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一下想到前段時間電影《消失的她》里面的何非,不也是陷進了這般「下一把,下一把一定能贏」的不甘心的欲望漩渦中,最后付出了慘痛的代價。
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,本該幸福過完一生,卻因為無法抑制的欲望,人財兩失。
來源:豆瓣電影
網友@偉豪是個程序員,在外人面前是個熱血的有為青年。
高薪的背后,是每天面對電腦十多個小時,周末無休。
徹夜加班早已是常態,甚至連上廁所透個氣的時間都沒有。
他一心期待自己擁有更高的職位和更多的薪水。
沒想到沒過多久,偉豪就住進了醫院,頸椎側彎的他只能躺在床上,什麼都做不了。
凡事過猶不及,物極必反,天地萬物都遵循這一原則。
人生也是一樣,如果太用力,不懂進退,不知取舍,很可能會讓結果越來越糟糕,人生之路也同樣無法走遠。
黃渤在獲得「五十億影帝」稱號時,選擇退下來休息,轉而去了另一個不熟悉的圈子,做起了導演。
很多人不理解,他在采訪中說:「拍電影消耗太大了,其實是性價比不那麼高的一件事。」
後來他在電影《熱烈》采訪時說:
「你在山底的時候,可能看到山腰上一棵大樹,就覺得已經是目光所及,能達到就是不錯的事。
但是慢慢再往上,可能會空氣稀薄,可能未必像你心目中想象的,路途也越來越陡峭。
那就是自己的選擇,你要站在山峰之上,還是選擇在舒適的山腰。
如果覺得自己已經很累了,不如踏踏實實睡一覺。」
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風景,舒適最重要。
人到中年,更要看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
學會舍棄,放下欲望貪念,才是頂級自由。
放下假性社交
有句話說,成年人的社交,大多都是虛情假意。
怕在不知不覺間,得罪了某個人,抱著「多個朋友多條路」的信條,虛與委蛇。
知乎答主@酒觀察分享自己的小學聚會場景。
因為當了領導的老李的到來,同學們幾乎都來了,聚會間,還挨個極其恭維地敬酒。
說好聽點,叫結交;說難聽點,不過就是巴結。
實際上,在那場聚會里,真正能和老李攀上關系的人寥寥無幾。
遇到真正有事的時候,也不會有誰為泛泛之交舍利幫你。
來源:全景視覺
《三十而已》中的顧佳,為了拓展人脈,費盡心思打聽每一位太太的家庭情況,住進高檔小區,穿上昂貴衣服,背上奢侈品包包。
去給住在頂層的王太太送蛋糕甜品,和于太太加了聯系方式,以為能給自己的煙花生意拉投資。
刷爆卡買了限量版奢侈品包包,以為是階層敲門磚,結果換來的僅是一張她被裁掉的合照。
以為慢慢融進的圈層,卻被太太圈聯合欺騙,卷走三百萬。
《極簡力》里說:「人脈不是追求來的,而是吸引來的。」
如果不是等價交換,那些社交其實并沒有多大用處。
與其在人脈圈瞎忙活,不如把精力都放在值得的人身上。
放下虛情假意的客套,把真性情放在家人和真朋友身上,享受自由舒適的高質量圈子。
人到一定年紀,圈子是往內收的,遠近隨緣,看淡往來。
放下壞情緒
心理學上,有一個效應叫「野馬結局」。
不論野馬如何憤怒、生氣、暴躁,都拿吸附在它腿上的蝙蝠沒辦法,直至最終被活活折磨而死。
但動物學家研究后卻發現,蝙蝠的吸血量極少,遠不足以讓一匹健壯的野馬死去。
真正導致野馬失去生命的,其實是它們的暴怒與狂奔。
來源:全景視覺
人過中年,氣度應更大。
情緒產生前,告訴自己沒必要,得不償失,傷己傷身。
情緒產生后,別壓抑自己,找到正確的方法釋放情緒,解決情緒所反映的真實需求。
對此,給出3個釋放情緒的方法:
1.將「自己」抽離,覺察自我的情緒
「接納與承諾療法」認為:自我就像天空,只靜觀,不評判,只是默默注視著一切。
而想法和情緒就像天氣,不停地變換,雷暴雨和極端天氣的出現,就表明情緒已經到了極端化程度。
所以不妨把自己想象成天空,嘗試抽離「我自己」的視角,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觀察,就會更清楚自己情緒化的原因是什麼。
來源:全景視覺
2.用寫日記、運動等方式,療愈自己
前者就是把發生的經過寫下來,包括自己的情緒,想法等。
寫完后可能會發現,很多解決方法已經形成了,自己也不再困在情緒中了。
人在運動時,身體會分泌內啡肽,被稱為快感荷爾蒙,能夠止痛抗抑郁。
運動,不僅讓人擁有健壯的身體,還能為精神療愈。
有研究表明,跑完步之后精力充沛,效率特別高,思維更敏捷,抗壓力能力也隨之大大提升。
3.五分鐘情緒管理法,與自己獨處
情緒低谷的時候,不妨試一下「五分鐘情緒管理法」:
找一處沒人的地方,盡情釋放負面情緒,然后接受現實做出決定,讓自己逐漸冷靜下來。
哪怕只有五分鐘的情感斷層,也可以快速穩定情緒。
享受獨處的時光,與內心對話,撫慰不安的思緒。清風徐來,我自水波不興。
《談話集》里說:
「人生的主要任務很簡單:給事物分門別類,從而能夠清楚地告訴自己,哪些是我無法控制的外部條件,哪些是我能控制的人生選擇。」
人過中年,已經見過生命的大體脈絡,很多事情逐漸浮出水面。
相較于年輕時的功利心、內耗、情緒化,此時的我們更需要保持松弛感。
拒絕瞎忙,是人生的要事。
人生海海,不過爾爾。
你給生活空閑,生活才會給你風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