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「中秋佳節」,其實中秋節不僅僅是我國一個國家的節日,還是亞洲很多國家共同的節日,只是叫法和說法不一而已。
除此之外,農曆八月十五,還是一位大菩薩的誕辰,這位大菩薩,便是月光菩薩。
月光菩薩又被稱為月凈菩薩、月光遍照菩薩。民間又稱為月神、月光娘娘、太陰星主、月姑等,是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。尊上月光菩薩摩訶薩,是中國大乘佛教的尊上大菩薩薩摩訶薩。
月光菩薩,居于東方凈琉璃世界。東方凈琉璃世界的主人,是藥師佛,而《藥師經》雲「于其國中(東方凈琉璃世界),有二菩薩摩訶薩,一名日光遍照,一名月光遍照,是無量無數菩薩之上首」。
月光菩薩,與日光菩薩一起,都是藥師佛的脅侍菩薩,一左一右,護持佛法。
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、觀世音菩薩、大勢至菩薩這「西方三聖」;東方凈琉璃世界也同樣有藥師佛、月光菩薩、日光菩薩這「東方三聖」。
農曆八月十五這一日,便是藥師佛右脅侍——月光菩薩的誕辰。
關于月光菩薩的身世,有說他在往生東方凈琉璃世界之前,是古代中印度舍衛國國王——波斯匿(梵文Prasenajit)。
讀過佛經的朋友可能知道,在不少佛經里,緣起中都說,「一時,佛在舍衛國」,波斯匿王是佛陀同時代的人,是護持佛法的兩位知名的國王之一。
由于長久追隨佛陀、熏染佛法,波斯匿王的佛學造詣很深,最後往生東方凈琉璃世界,成為藥師佛的脅侍菩薩。
崇拜月神,在中國由來已久,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,這是源于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。
在黑夜中,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和希望。月色朦朧中,又會讓人產生很多遐想,所以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便由此產生。
「嫦娥奔月」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。相傳,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,后羿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立下蓋世神功,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,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。奸詐刁鑽、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。後來后羿娶了美麗善良的嫦娥為妻,終日相伴。後來后羿在昆崙山求道,得王母娘娘一包不死葯,據說服下此葯,能即刻生成天仙。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,便把不死葯交于嫦娥珍藏。
后被心懷鬼胎的蓬蒙所知,趁后羿外出狩獵之際,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,嫦娥自知不是對手,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即刻得道成仙向天上飛去,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,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。后羿回到家,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。后羿既驚又怒,抽劍去殺惡徒,蓬蒙早逃走了。氣的后羿頓足捶胸,哇哇大叫。悲痛欲絕的后羿,仰望星空呼喚愛妻的名字,這時驚奇發現,今晚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,而且有個身影晃動酷似嫦娥。
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,擺上香案,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,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。 《山海經》 、 《搜神記》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。
此後,月神就較普遍地為民間所供奉。
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,拜禱月神;
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月神祈求團;
老百姓在這團圓之夜拜月祈願闔家團圓,幸福美滿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