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快訊
普通人還能逆襲人生嗎?大唐有個詩人用「拳頭」找到了答案!
2023/06/03

ADVERTISEMENT

古往今來,詩人多有懷才不遇、壯志難酬之遭遇。

有的遭此打擊,郁郁不振,寫下一首首「吐槽」不公、「宣泄」憤怒、「痛罵」官場的小作文。

有的故作笑顏,隨俗浮沉,索性兩手一攤,官袍一卸,游山玩水去吧!

但史書上,唯有這一人與此不同。

《舊唐書》中對他六十二年的人生作出評價——

「有唐已來, 詩人之達者,唯適而已。」

一個勵志故事的起點,總要設置一個貧苦的環境。

今天的主人公——高適——亦是如此。

他出生在渤海蓨縣(今河北景縣),是將門之后,但到高適父親這一代,已然家道中落,處境越發艱難。

甚至高父外放嶺南,在外鄉病逝,入葬遷墳的經費都是高適賣了房子換取的。

這是高適踏上漂泊之路的一個轉折點。

「二十解書劍,西游長安城。」

二十歲的高適,沒錢,也沒「錢途」。

已經無牽無掛的他,和許多懷揣著夢想的人一樣,高適想了想,不如去長安那個繁華之地游歷一番。

沿著寬廣的朱雀大街,舉目而望偌大的都城,此處的風流壯闊,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粒小小的種子。

ADVERTISEMENT

長安城繁華錦繡,處處風流意氣,夜夜笙歌相繼,洋溢著氤氳的酒氣和縱橫的詩意。

真正走進這車馬喧囂的長安城,高適才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渺小,在這龐大如怪獸的都市中,自己不過是一粒沙塵。

一個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,在這成堆的五陵年少中,可還有出頭之日?

現實給了這個年輕人當頭一棒,科舉落第,受盡冷眼,後來有十年光陰,高適客游梁宋,每日只躬耕田地,作些聊以自慰的詩文。

日復一日柴米油鹽的生活,卻未徹底磨滅他身為文人志士的傲氣。

人人都看得出來,高適不屬于這里,不屬于這碌碌無為的貧苦生活,他心底埋藏著更高更遠的天地,他遲早會走出去……

高適曾有一首贈予友人董庭蘭的詩,成為無數人的慰藉。

別董大二首·其一

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吹雁雪紛紛。莫愁前路無知己,天下誰人不識君。

這是高適勸慰友人的話,亦是他的豪情壯志。

一聲「莫愁前路無知己」,澎湃激昂,似有氣吞山河之勢,一句「天下誰人不識君」,豪情萬丈,更唱出天下志士的胸襟!

高適已到而立之年,毅然啟程北行,一直走到燕趙邊境。

千山萬水,隨意行游,這次出發,更像是一次關于生命的追尋。

「北上登薊門,茫茫見沙漠,倚劍對風塵,慨然思衛霍。」

大唐邊境,這里狂風怒卷,黃沙飛揚,這樣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了高適面前。

ADVERTISEMENT

這一切的見聞都讓他內心沸騰著、澎湃著,他浪跡在這蒼茫浩瀚的邊疆之地,內心卻漸漸充盈了起來。

這次北行,于高適而言,是一次心靈的洗禮。

此后他回到長安,又一次科舉落第,但這次他卻留在了長安,結交了一批可以互答心聲的好友。

他和李白、杜甫兩位詩壇大家相見恨晚,他們一起同游梁宋,一起飲酒賦詩,這段時間,也是他一生中詩文泉涌的黃金時期。

誰又知,時局與命運最喜捉弄人,誰又能料到此后,高適與李杜二人各自奔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……

打拼了大半輩子的高適,在文壇終是小有名氣,人生也迎來了轉機。

天寶十一年(752年),剛剛辭了職的高適被哥舒翰看中,從此,他入了哥舒翰的幕府,正式開啟了軍旅生涯。

天寶十四年(755年),高適隨哥舒翰駐守潼關,而后潼關失守,高適隨玄宗至成都,臨危受命,參與安史叛軍的討伐。

曾經多次走向邊塞的高適,以朝廷命官的身份披掛上陣,在人生的暮年吹響了壯麗的號角。

命運是如此變幻多端,曾經那個仰望長安城雕梁畫棟的年輕人,也站在了曾經遙不可及的高峰。

朝廷看重高適的忠心耿耿,他此后又當過侍郎、常侍,去世后,更追贈他為禮部尚書,賜予他「忠」的謚號。

縱觀這一生,高適的逆襲之路,有他個人的選擇與志向,有友人的幫助與激勵,還有時運的巧合和垂青……

ADVERTISEMENT

高適晚年曾寫給昔日好友杜甫一首詩,感嘆此生顛簸起伏的際遇,又有身在時局中的無奈和嘆息。

人日寄杜二拾遺

人日題詩寄草堂,遙憐故人思故鄉。柳條弄色不忍見,梅花滿枝空斷腸。身在遠藩無所預,心懷百憂復千慮。今年人日空相憶,明年人日知何處。一臥東山三十春,豈知書劍老風塵。龍鐘還忝二千石,愧爾東西南北人。

人生與家國的紛紛擾擾,恩恩怨怨,似落葉飄零,終歸塵土。

大器晚成的高適,最終成了唐代詩壇飛得離太陽最近的那一只大鵬鳥。

ADVERTISEMENT